奋勇担当善作为 乘势而上开新局
· ·
初夏时节,万物竞秀。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奏响发展强音。
全会进一步明晰了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的目标举措,我市基层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坚决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规划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和重点,提升精神状态,主动作为、担当善为,为黄石全方位推进融圈入群,持续奋进全省第一方阵赋能添彩。
《实施方案》紧扣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这一重大历史使命,突出建成节点和提升品质“两个关键”,制定发展规划和推进措施,体现了强烈的政治担当、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务实的工作作风。“科技创新是大冶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大冶市科技局局长吴文胜说,大冶将主动对接全省、全市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量工程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倍增计划,积极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价值链“四链融合”,全力打造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高端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电子信息五大现代化产业集群。同时,大冶将以光谷东科创岛为“桥头堡”,打造对接武汉新城、链接科创资源的重要节点,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努力提升创新驱动力。
阳新县排市镇河北村党总支书记李儒富说,这次全会要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大力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明确“管控清单”,坚决守牢流域安全底线,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这一消息令人欢欣鼓舞。河北村紧邻富河,2020年曾因溃堤遭受损失。洪灾过后,在省、市支持下,阳新县通过开展‘水利补短板工程三年行动’守护了富河安宁。”随着流域生态系统保护进一步强化,村民种粮的积极性将更加高涨!
黄石港区江北管理区党委副书记、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闫斌说,江北工业园区将抢抓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和花湖机场机遇,聚集临空产业,深入推进跨江合作,把园区打造成临空发展桥头堡、工业经济主战场、跨江发展示范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坚持科技赋能,着力加速产业集聚。按照智能装备制造、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规划,着力招引优质项目来园区投资,鼓励园区企业积极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积极扶持现有的科技型企业发展,引导政策资金向科技企业倾斜,助力科技创新。同时,坚持服务为先,着力优化营商环境。集中力量实施“满园行动”,进一步盘活闲置低效资产,推动园区经济转型发展。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项目,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建设全国最具核心竞争力的特钢产业基地和千亿特钢产业集群,为撑起重要增长极贡献西塞力量。”西塞山区创发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张炳辉说,作为区属国有平台,找准定位、找准赛道是关键。集团将进一步提振精神,坚持“一线现场办公,一线解决难题”,及时破解项目建设制约因素,有效赋能城市更新活力提升,努力用实干担当的国企新面貌书写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的建设答卷。西塞山区磁湖社区书记周波说,将提升社区“左邻右里”网格化便民服务点,以居民的需求出发,制定合理的社区规划,推进各项实事工作落实。发动“八支队伍”和网格“两长三队”力量为居民提供多元化服务,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便民服务”的具体实践中,创新社区基层治理,为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注入活力。
“全会提出,着力构建全域临空、多点开花的产业发展格局。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信心发展临空经济。”下陆区老下陆街道党工委书记何金华表示,“我们将紧紧围绕花湖机场全面通航运营带来的有利契机,加快建设黄石临空跨境电商产业园,实现与花湖机场的联动发展,当好临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主力军。一方面,加强临空经济产业配套,大力发展仓储物流、跨境电商、数字经济服务、商业综合服务、休闲娱乐、培训中心、总部经济等产业项目,主动承接机场经济的外溢。打造临空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力争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另一方面,承接生活服务配套产业,围绕住、行、娱、购等生活配套方面做文章,发展公寓楼、特色商务餐饮、大型商业综合体等生活配套服务项目,打造临空产业生活区。”
“此次全会制定的目标举措,为金山街道发展理清了思路、明确了路径、指明了方向。” 开发区·铁山区金山街道党工委书记明复林表示,将凝心聚力,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实,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好金山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推动融圈成势、统筹发展,深入推进镇园一体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加快融圈对接,构筑品牌亮点,健全完善城市社区服务功能;努力探索村庄圈、社区圈、核心圈、商业圈、工业圈的同向发力,实现五圈资源共享、抱团发展,推动大冶湖核心区高质量发展。以拼抢姿态,为黄石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作出金山之为,以拼抢姿态,助力开发区·铁山区实现百强园区再进位。
黄石棋盘洲综保区管理办公室主任石正刚说,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体会议提出“要聚焦深化改革开放,打造武汉都市圈东向开放桥头堡”,棋盘洲综合保税区作为全市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前沿阵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时不待我。将重点做好借“区”赋能,发展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借“区”提质,全力打造“四个一流”(一流的基础设施、一流的产业支撑、一流的物流服务、一流的营商环境);借“区”融圈,以高水平开放服务武汉都市圈建设。积极申报湖北自贸区协同区,以税收政策、贸易管制政策、保税监管政策、外汇政策为突破点,积极在散货内河运输保税监管、大宗商品区内保税交割、外贸数字服务平台等方面改革创新,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方面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以更高水平开放,服务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建设。(张春玲殷珂贺介飞吴高斌刘艳新汪涛马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