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人先逐浪高

· ·

记者 鲍俊辉 易木生 肖琼 王璐  

翻开黄石民营经济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起笔不凡,落画精彩。  

画卷里,是无数黄石商界精英挺立潮头,搏击商海激流勇进的坚定身影,是黄石民营企业家艰苦创业、劈波斩浪创造传奇的奋进步伐,更是黄石扶植发展民营经济、壮大社会经济基础的责任与担当。  

在一次次市场的风浪中颠簸前行,在一次次淬炼中越发坚韧,民营企业,成为黄石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因子——  

2022年,黄石民营企业共创造了全市57.8%的GDP,贡献了70%的税收,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  

如今,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坐标上,黄石民营经济该以怎样的勇气和智慧,书写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的新篇章?  

分量之重——经济发展生力军  

7月1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31条重大政策举措让黄石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群情振奋。大冶市新冶特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文平难掩激动:“中央首次定义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  

新冶特钢是一家集钢铁冶炼、钢管、优钢棒材、优特大圆坯轧制于一体的长流程民营特钢企业。它的前身,是大冶钢铁厂。  

2000年3月,大冶招商引资,江苏人徐文平从马鞍山来到黄石,买断了债务缠身、濒临倒闭的大冶钢铁厂,开始20多年的艰苦创业。  

由创业起步、技术革新、规模发展,新冶特钢前进的每一步,都是背水一战。  

“我把全部家当,都押在这里。”徐文平说。  

徐文平变卖老家入股的加油站、矿山等资产,全部投入到新冶特钢的技术革新和规模发展中。  

去年,新冶特钢投资2.5亿余元,上新绿色环保的超低排放项目,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8月19日,由大冶特钢、新冶特钢牵头,黄石成立钢铁产业链协会,将钢铁产业上中下游企业凝聚到一起,抱团奋进,壮大产业链,为现代特钢之城提供新的赋能,为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贡献钢铁力量!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黄石民企稳定增长、增加就业、贡献税收、创业创新、乡村振兴、公益慈善……他们以共同富裕为企业社会责任、价值目标,奋发作为。  

以2022年为例,全市私营企业7.45万户,占总数95%;民营经济主体总数达32.3万户,占市场主体总数98.7%;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9.8万户,其中99.4%为民营经济主体,同比增长116%,平均每天新增266户民营经济主体。  

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1177亿元,占GDP比重57.8%,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达63.6%。  

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达729家,占规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91.2%。  

闻泰科技、华新水泥入选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劲牌、东贝等7家企业上榜2022湖北民营企业100强,上榜数仅次于武汉居全省第二,9家企业上榜湖北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  

民营企业是黄石当之无愧的顶梁柱。  

拼搏之勇——创新发展求卓越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民营企业在黄石奋进全省第一方阵中、在高质量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引擎作用。  

湖北东贝机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黄石的老牌民企,历经多年发展,成长为中国制造业500强、轻工业百强和湖北省百强企业,其核心理念是“用‘芯’创造美好生活”。这个“芯”,实质就是持之以恒的创新。  

“一台普通的-18℃冰箱,售价几千元,一台-60℃深冷冰箱,价格立马飙升至十几万元,这就是科技带来的增值。”东贝总裁朱金明介绍,近年来,市场对超低温压缩机需求大增,此前国内基本依靠进口。去年,东贝研发的深冷压缩机送样匹配合格,如今已开始批量生产,将大规模替代进口。  

该公司与中科院理化所共建“智冷联合创新中心”,立项开发新一代汽车空调压缩机,拓展汽车空调新技术新领域,致力于引导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作为黄石乃至整个湖北省传统制造业的典型代表,东贝正着力打造智慧工厂。“智慧工厂将员工从高强度、单调重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在降低劳动力成本的同时,还带来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稳步提升。”朱金明说。  

“市场无时无刻不在检验和锤炼着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湖北振华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再华表示,幸运的是,公司从最初一家资不抵债的小型企业,通过改革重组,几十年来一步步发展壮大,一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综合竞争力最强的铬化学品和维生素K3生产商,湖北振华不断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开发,打破国外铬盐生产核心技术封锁,在安全规范管理、环保提档升级、节能减排智能化改造等方面,把握机遇,苦练内功,进行市场扩容和价值提升。  

不仅如此,为争取新赛道上的突破,湖北振华持续、充分完善铬化学品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布局,通过聚焦上游生产资源配置、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副产物综合利用挖潜等方面,持续构筑价值多元、内涵丰富、本质安全的铬盐产品生态圈。  

以标杆示范作用,推动行业加快创新发展,黄石民营企业在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的进程中,贡献突出。今年6月,《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3》发布,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20亿美元的估值首次登榜,名列榜单第112位。至此,黄石科创“新物种”企业总数达到76家。  

“我们一直坚持自主创新和校企合作双轮驱动技术发展路线,公司研发队伍规模达144人,2022年的研发经费投入就有2亿多元。”据融通高科公司副董事长何健豪介绍,该公司投资3.2亿元的研发中心将全面投入使用,未来将持续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加强技术合作和资源整合,深入开发低温、高倍率、高压实、低成本等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促进、支持新一代新能源汽车、储能技术、绿色低碳、高端材料等领域的产业发展壮大。  

截至目前,黄石民营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联合创新中心199家,民营企业高企数量达到564家,占全市总数96.2%,民营企业建立市级以上创新平台415家,占全市总数83.2%。2022年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3家,其中民企88家,占比95%;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7家,其中民企55家,占比96%;国家级11家,其中民企10家,占比91%。新增迪峰换热器、融通高科、定颖电子3家“报辅”企业,新增省级上市后备“金种子”“银种子”企业38家,其中民企36家,占比95%。  

奋进之志——使命在肩敢向前  

9月8日,白露。秋风悄至,琼露渐生。  

湖北鑫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吕聪开始为黑猪腊肉和香肠加工项目奔忙。“项目11月底投产,将大大促进黑猪产业发展,延长黑猪产业链条。”吕聪说。  

去年5月,鑫东土猪肉上榜黄石十大名菜。能与金牛千张、太子豆腐等传承千百年的菜品齐名,鑫东土猪肉全靠清香细嫩的肉质征服黄石大众。这是鑫东公司12年来专精农业产业发展,培育出的名品之一。  

这家集养殖、种植、园艺、生态农业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农业企业,崛起于大冶市大箕铺镇东角山下。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年收入13985万余元,实现净利润1531万余元。常年解决400多人就业,带动周边4个行政村1600多户农民致富,成为丘陵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典范和现代高新农业技术的辐射源。  

7月6日,“九古奇村·诗画上冯”让参加全市“万企兴万村”行动现场会的企业家们沉醉:600多年的狗刺树,浓荫蔽日、生长千年的刺冬青,闲落于大冶市金湖街道上冯村的屋后祠旁。山上古木参天,村前溪流环绕,古宅临溪而建……  

而让藏在深山的上冯村名动荆楚,其中少不了民企的助力。湖北兴冶矿业有限公司结对帮扶上冯村已近十年。兴冶矿业通过自身投资和争取资金投入近亿元,助力上冯村创建乡村文化旅游AAAA景区。  

“你不种,我承包;你想种,我来教;你种了,我来销;种和肥,我先掏;丰收后,再补交。”这句朗朗上口“三字经”,是大冶市龙凤山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和农民的约定。  

几年来,黄石190余家民企、商协会积极参与到“万企兴万村”行动中来,主动投身乡村振兴建设,开展投资经营和公益捐赠类项目126个,累计投入资金68.02亿元,壮大了一批主导产业,提供了一批就业岗位,发展了一批订单农业,培训了一批专技能人,完善了一批基础设施。  

企业财富取之于民,也要用之于民。劲牌公司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示善怀仁,共生共荣”的社会理念。巨资捐建的王英水库引水工程,引来一泓清水,滋润阳新、大冶百万群众;持续开班18年的劲牌阳光班,洒下一缕缕阳光,温暖35000余名学子的求学梦;大冶市体育公园、黄石市柯尔山-白马山城市公园、金湖生态园、阳新园博园、黄石书房,让市民流连忘返……截至2022年12月,劲牌累计公益捐赠资金达26.37亿元。  

在餐饮界打拼25年的黄石三五轩饮食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在2020年那场没有硝烟的疫情抗击战中,克服各种困难集结厨师团队,为医护人员免费制作盒饭。  

在加快重振餐饮业的大环境下,三五轩正在积极探索“楚菜”品牌的发展新路径,为更多本地同行和餐饮从业者提供帮助。董事长曾文说:“我们邀请了很多楚菜大师来黄石开班讲课,向大家提供免费学习的机会和平台,就是为了让黄石的餐饮业有更好的发展,大家的日子也能过得更好。”  

越来越多的民企,不惧风浪,勇立潮头,自发与这座城市一起,携手共创美好家园。

分享海报

您现在浏览的是:生活周报点击返回首页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生活周报 版权所有  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hahaurmine@foxmail.com

扫码联系
微信投稿

长按图片保存到手机

敢为人先逐浪高

记者 鲍俊辉 易木生 肖琼 王璐翻开黄石民营经济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起笔不凡,落画精彩。画卷里,是无数黄石商界精英挺立潮头,搏击商

正在为您获取最新数据